八水绕长安是哪八水 秦川八水绕长安指的是哪八条河
讲到“八水绕长安”,最早将八川并举的是汉赋大家司马相如《上林赋》所描绘的“终始霸浐,出入泾渭;酆鄗潦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兮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开历史之先。《上林》一赋气势恢廓,景物迷离,所讲的“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亦为史籍所佐证。历代志书对于八水之名仍依司马相如之言,以“泾、渭、浐、灞、沣、滈、潏、涝”为“八水”,似为不刊之说。如颜师古注《汉书》言:“霸、浐、泾、渭、沣、镐、潦、潏,是为八川。”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所引:“长安之地,潏、镐经其南,泾、渭绕其后,灞、浐界其左,沣、涝合其右。此八川者,盖灌输所资也。”
八水在在西安城四周穿流,均属黄河水系。八水之中,渭河汇入黄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汇入渭河。然而由于时代变迁,浐河成为了灞河的支流,滈河成为潏河的支流,潏河与沣河交汇。
1、渭河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水经注》载:“出鸟鼠同穴山,东经南安、天水、略阳、秦川、至华阴、弘农,合黄河。”自西向东横贯关中,流经西安市西北部,于潼关汇入黄河。全长818公里,为黄河第一大支流,陕西境内河长502公里,流经宝鸡、咸阳、西安、渭南,集中了全省64%的人口,56%的耕地,72%的灌溉面积和82%的工业总产值,被誉为三秦大地的母亲河。其中经西安 141公里,是古都长安最大的过境河,长安水系的主体。从春秋时期到秦汉、隋唐,渭河都是重要航道,孕育了6000多年的古文化。渭河上的“咸阳古渡”,几千年来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数千年来,渭河历经沧桑,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为:
其一,河道迁移。渭河穿宝鸡峡谷进入平坦的关中平原,水流缓慢,由于上游经陇东黄土高原,泥沙含量较大,河槽宽浅,多心滩和边滩。出峡谷后地形开阔,表现出明显的游荡性,其河道总体变迁趋势是向左岸偏移,这种趋势至今仍在进行,但较缓慢。但这种缓慢的变化放在历史发展的长时段背景下,自西汉起至今历经两千余年,河道变迁的结果便表现得非常突出,不仅有大量文献记载,亦为丰富的考古资料证实。
秦、汉、唐三朝均在渭河架设桥梁,以利交通。秦始皇都渭北咸阳,而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于是“架桥渭上,以通南北”,本名“横桥”。汉承秦制,为“石柱桥”,亦称“渭桥”。后俗称“中渭桥”以别东、西渭桥也。以中渭桥址证渭河河道北移,只需考查汉代中渭桥之址即可。据《汉书·文帝纪》注引苏林曰:“渭桥在长安北三里。”又据《水经注疏》引《雍州图》:“渭桥在长安北二里横门外”,而据考古发现,汉长安城的横门在今六村堡相家巷,以此推算,今日之渭河与昔日相比已向北偏移五公里以上。又据记载,灞水东20里左右有东渭桥,此桥最早为汉高祖通栎阳而造(一说景帝时造),以木为桩,为长安通高陵要道。近年,考古工作者在耿镇附近发现东渭桥遗址,与历史记载基本吻合,但桥址距今渭河已有2500余米。关于渭河北移,宋敏求《长安志》也有详细记载:“库谷水北流二十五里合采水,下流入荆谷水,号浐水,下流二十五里合灞水,号灞水,北流二里入渭。”亦反映渭河北迁事实,原因在于,浐、灞二水本各自入渭,同为渭河一级支流,今灞合浐而后入渭,足以证明渭河北移之事实。秦朝的都城咸阳,在今咸阳市东,当时是居渭河之北的,但今日秦都咸阳城的考古结果却显示,这个著名古都的遗址,由于渭河河道向北移徙而遭受侵蚀,古都遗址已有相当大的部分已被水冲走了。
其次,水量的变化。远在上古时期,渭河的水量比现在大得多。至迟在春秋时期,渭河上的船只可以到达现在的宝鸡附近。那时候,秦国向晋国运输粮食,就是从这里装船下运的。当时秦国的都城在雍,位于现在凤翔县南,正在今宝鸡陈仓区北。所以由雍运出的粮食,就在现在陈仓装船起运。到了汉时,从关东运输的粮食,还可以运到长安城下。当时渭河河道弯曲,路程曲折绕远且河中漫滩较多水流不畅,为缩短河运路程提高运输效率,就在长安城东,顺渭河南岸,新开漕渠,以事运输。《水经注》载:“漕渠,汉大司农郑当时所开也。以渭难漕,命齐水工徐伯发卒穿渠引渭。”这样的运输,至隋唐还在进行。隋时,开凿漕渠的诏书,就曾明白的说过:“渭川水力大小无常,流浅沙深,即成阻阂。计其路途,数百而已,动移气序,不能往复。操舟之役,人亦劳止。”就是按照唐朝人的说法,当时不得不依靠漕渠运输的原因,也是由于渭河积沙过多,不易行船。长安城以东的关中平原,地势相当平坦,落差不大,水流缓慢,水中所带的泥沙容易沉淀,加之地质运动,秦岭及东边之骊山一直在缓慢抬升,因而河道容易改变,河面宽且浅,不易行船。长安以西的河道,大致相当固定,河面也不太宽。可是后来也再未看到过有关船只行驶的记载,只能小船摆渡,不见有上下运输,可能是由于水流变小,不能行船了。
总体说来,尽管渭河河道出现移徙,历史时期的径流量也发生改变,较上古时期水量减少。但在历史上,就某一时段来说,还是基本保持稳定的,正是由于渭河这一关中长安水系主体的相对稳定,才保持了浐、灞、沣、涝等南岸诸支流长期较为稳定的发展。
2、灞河
灞河,扼长安东大门。原名“滋水”,秦穆公称霸西戎,更名滋水为灞水,以显霸功。《水经注》载:“水出蓝田县蓝田谷。”今日灞河发源于蓝田、渭南、华县三县交界的箭峪岭南九道沟,全长109公里,流域面积2563.7平方公里,经白鹿原东,北流注入渭河。主要支流有清峪河、网峪河、浐河。
古代灞河沿岸柳树垂枝,迎风起舞,河上有桥,名“霸(灞)桥”,为送别亲友之地,《三辅黄图·桥》:“霸(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折柳赠别。”折柳赠别即来源于此,这段记录也是有关折柳赠别的最早文字记载。此地春日柳絮随风飞舞,号为“灞柳风雪”,系关中八景之一。
3、浐河
浐河,是灞水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秦岭终南山东部,蓝田县汤峪,向北流经西安市东郊纺织城在广太庙附近注入灞河。远在汉时,此地属霸陵县,故汉时记载说:“浐水北至霸陵入霸水。”浐河全长70公里。
今日之浐河汇入灞河,成为灞河的一条支流,但上古时期浐河并不是灞河支流,而是与灞河一样直接注入渭河,二者均为渭河一级支流。只是随渭河向北偏移,在骊山断块的影响下,灞河由东向西偏转,在此过程,浐河亦作同样的变动,但浐河受骊山隆起的影响比灞河小,故在偏转的过程中,灞河偏转速度大于浐河,最终赶上浐河并袭夺了浐河,从而使浐河成为灞河的一级支流,而不再独立北流入渭。灞、浐汇流后,水量增大,洪水季节河口汪洋一片,但主河道比较稳定,只是入渭口随渭河北迁而逐渐向北推移。
4、沣河
西安城西注入渭河的沣、滈、潏、涝四水中以沣河最大,沣河的源头,据《水经注》载出于沣溪。《读史方舆纪要》载:“出户县南山谷。”据西周时记载,沣河是一条大川,且得到过禹的治理,关中河流为数不少,为何偏是沣河得到禹的治理呢,可见当时的沣河确是大川;同时,前些年在沣河发现一条沉船的遗迹,河有沉船可见其大,远较今日沣河水量为大。
5、泾河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干流发源于六盘山东麓,于高陵县蒋王村汇入渭河左岸。泾河流域水利开发很早,秦时开郑国渠引泾水灌溉关中平原;上游平凉、泾川等地也远自唐代即已开渠兴利。
6、涝河
涝河,“出南山涝谷”,出谷后合渼陂水后合甘水入渭。历史上河道变迁不大,且主要集中在涝店以下。当沣河东注时,涝河与沣河汇流,自西向东流去。西汉前当沣河改道西注于渭时,涝河亦呈西流态势,随渭河的北迁,涝河又沿渭河古道自西南向东北流去,为今形态。
7、滈河
滈河在“八水”之中略显特别,为“无源之水”。河出必有源,但史籍中唯独对滈河的源头语焉不详。《水经注》载“水上承鄗池于昆明池北”,又言“鄗水又北流,西北注,与滮池合,水出鄗池西,西北流入鄗”。滮池自有源头,“出鄗池西,而北流入鄗”,但唯独鄗水源头未有说明,长安城西一鄗池,充其量是一小型水库,怎能形成并维持一条大川常年稳定的径流呢,所以鄗池以上必有源。《类编长安志·卷六·山水篇镐水》有:“按《长安图》,本南山石鳖谷水,至香积寺与沉(当为潏)河交,谓之洨河,西北入石巷口,灌昆明池,北入古镐京,谓之镐水。”我们恍然大悟,自是出南山谷中的洨水入昆明池为滈河提供水源。今洨水发源于南五台石砭峪,西北流经香积寺南,西流入沣河,又称“福水”。西汉武帝作石闼堰截入沣之洨水注昆明池,于是才有了滈水上承之鄗池水来源,依此可见,洨水与滈河同为一河,昆明池以上谓之洨水,下部池外为滈河。至唐,昆明池仍存,“唐大和以后,石闼堰废,而昆明池涸”,滈河亦另渠行之。
8、潏河
潏河,为“长安八水”中变动最大的一条,历史上屡有改道,且这种改道多是以人工围堰筑渠的方式表现的。
关于早期潏河天然河道流向问题,至汉初仍沿天然河道独立北流入渭,汉长安城西侧即依潏河而筑。《类编长安志》卷六“山水篇”引《水经注》亦有记载: “潏水,出西义谷、太一谷,经樊川、杜曲、韦曲、至下杜城,为漕河,北经三桥,合于渭。”汉武帝兴昆明池,即改潏河水西绕神禾塬北于今香积寺西汇滈河水入昆明池。从此,潏河失去了独立北流入渭的河道,故潏河河道成为长安城西的一条人工渠。唐经营长安城仍引潏河水入城而为清明渠,后引水绕城西为漕渠以供运输,漕渠故道即今古潏河河道,亦为今氵皂水河道也。而原本单独入渭的潏河为人工作堰于香积寺南合滈河仍称潏河而后汇入沣河,成为渭河支流沣河的二级支流,以至今日,潏河在秦渡镇汇入沣河。
八水给帝王之都增加了无限风采,促进了古代秦川的文明,古代的先民们以高度的智慧,让八水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服务,在我国水利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如今,伴随着西部大开发的进程,西安的生态环境逐步好转,绿色开始成为这座千年古城的主色调,“八水绕长安”的历史胜景正在重现。并且在保护古城和建设新区的过程中,西安还恢复再造了广运潭、曲江南湖、曲江流饮等历史文化景观。不久的将来,“东有浐灞广运潭、西有沣河昆明湖、南有唐城曲江池、北有汉城团结库、中有明清护城河”的水系新格局,将使得西安成为拥有“大水面”的西部山水之城。